微信進入互聯網+城市時代,城市服務開放平臺上線
微信團隊今日公布互聯網+城市最新開放舉措,宣布微信城市服務開放平臺正式上線。已認證的政府、事業單位公眾號,只要登錄微信公眾平臺,即可全自助完成“城市服務”接入流程。
伴隨著微信“城市服務”版圖的迅速擴張,新的開放平臺將進一步推動城市服務生態發展,促進更多優質民生服務的加速優化整合。
全面開放接入流程,加速智慧城市版圖擴張
從“廣州公安”等全國首批政務微信公眾號推出到2014年底微信團隊首次提出并實踐“城市服務”——廣州“城市服務”上線,兩年時間,全國政務微信公眾帳號已達4萬。微信“城市服務”半年來,全國已上線11個城市,覆蓋用戶超1億,服務人次超2300萬,接入了150多項民生服務。
城市服務開放平臺的上線,使接入流程更加簡化、標準化。微信團隊表示希望通過這種方式,降低溝通成本,縮短接入流程,盡快幫助更多政府部門連接民生服務的“最后一公里”,通過手機里的“辦事大廳”讓更多用戶享受到微信“城市服務”的智慧和便捷。
微信“城市服務”將微信上分散的城市生活服務功能集合到一起,市民辦事不必再擔心“跑斷腿、說破嘴”,動動手指即可隨時隨地完成政府相關機構提供的各類業務辦理,以最簡單的方式享受最“智慧”的生活。而政府也從中提升服務水平。來自廣州市政務辦的調查數據顯示,廣州微信“城市服務”上線以后,城市居民滿意度提升了4.2個百分點。
從“定向邀請”到“全面開放”,特色服務不斷涌現
微信“城市服務”發展初期,微信團隊在各個城市邀請最受用戶歡迎的政務服務接入。“城市服務”上線半年來,醫院掛號、違章辦理、港澳再次簽注、戶政業務預約、長途汽車購票等服務成為使用頻次最高的服務。
而隨著越來越多的優質民生服務加速優化整合,各地的特色民生服務類型也在不斷涌現。如杭州“城市服務”的法院業務,首次連接了浙江省高院、11個地市中院和全省各區縣市法院的審判流程、裁判文書和執行信息。深圳“城市服務”的公安業務,完全實現了護照、港澳通行證續簽的微信辦理。
今年以來,騰訊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多次用“把半條命交給合作伙伴”來闡述騰訊的開放理念,而微信城市服務正是基于這樣的理念全面搭建開放生態。平臺全面開放后,更多此前沒有被邀請到的服務類別可以利用自助流程接入。從“定向邀請”到“全面開放”的轉變,微信將聯合更多政務機構合作伙伴,匯聚更多特色服務、創意服務,繁榮城市服務生態,也給服務于政務機構的第三方打開更加寬廣的市場空間。
附:微信城市服務接入流程:
申請城市服務插件 - 提交服務 - 服務審核 - 服務上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