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是制造業轉型必然路徑
在全球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中,互聯網與各領域的融合發展具有廣闊前景和無限潛力,已成為不可阻擋的時代潮流,正對各國社會經濟發展產生著戰略性和全局性的影響。
家具和服裝,都是廣東乃至中國重要的傳統產業。在過去二三十年里,這些產業在中國經濟騰飛的過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如今,作為兩個行業中實踐“互聯網+”協同制造的先行者,尚品宅配和愛斯達為我們展現了互聯網時代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可能。
7月4日,《國務院關于積極推進“互聯網+”行動的指導意見》發布,明確了11項重點行動,其中的“互聯網+”協同制造行動,明確提出要“積極發展智能制造和大規模個性化定制,提升網絡化協同制造水平,加速制造業服務化轉型”。
尚品宅配和愛斯達的創新故事,可以說是充分體現上述要求的鮮活案例。它們之間也許互不相識,但定制化產品大規模生產的做法卻十分相似。這種不約而同恰好證明,“互聯網+”協同制造是傳統制造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必然路徑。
借助云計算、物聯網、智能工業機器人等技術的應用,它們都在智能感知元器件、工業云平臺、操作系統和工業軟件等核心環節取得突破。而生產裝備智能化升級、工藝流程改造和基礎數據共享的實現,也讓尚品宅配和愛斯達的工廠生產線達到了一定程度的“智能制造”,有效支撐起了企業的智能化轉型。
兩家公司都主打的“個性化定制”產品,正是利用互聯網采集并對接用戶個性化需求,讓它們得以順利推進設計研發、生產制造和供應鏈管理等關鍵環節的柔性化改造,并在此基礎上實現了生產、質量控制和運營管理系統全面互聯。
在各自行業增長放緩甚至下滑的背景下,互聯網的創新成果讓這兩家公司取得了令人艷羨的高增長,并成為各自行業中服務模式和商業模式的創新標桿。而在自身業績快速成長的同時,尚品宅配和愛斯達又開始向同行企業輸出其信息化技術、智能化設備等創新成果,在傳統的家具、服裝產品外,有效地拓展了產品價值空間,開始向“制造+服務”轉型。
在“互聯網+”行動正如火如荼展開的當下,傳統企業如何增強互聯網的意識和能力,互聯網企業怎樣加深對傳統產業的理解,尚品宅配和愛斯達提供了它們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