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金融今后的兩大走向
從中信銀行與百度發起設立"百信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看,這是中國首家由互聯網公司與傳統銀行聯合發起設立的直銷銀行,與此前阿里的網商銀行和騰訊旗下微眾銀行不同。看似處于對立面的互聯網企業與銀行走到了一起,預示了國內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又到了新階段,今后兩大走向。
金融的歸金融,互聯網的歸互聯網
直銷銀行是一種新型的銀行運作模式,它不以實體網點和物理柜臺為基礎,不發放實體銀行卡,客戶主要通過電腦、手機、電話等遠程渠道獲取銀行產品和服務,因沒有網點經營費用,直銷銀行可以為客戶提供更有競爭力的存貸款價格及更低的手續費率,降低運營成本,回饋客戶是直銷銀行的核心價值,也是互聯網時代應運而生的新模式。而直銷銀行與互聯網銀行的本質區別是:直銷銀行是銀行的一個部門或者事業部,而不是獨立的銀行;互聯網銀行是獨立的銀行,只不過在網上開展相關業務。
微眾和網商銀行是銀監會批準的首批民營試點銀行,也是純互聯網銀行,沒有實體網點,也沒有銀行大股東,是完全由互聯網公司主導的銀行。在金融行業的監管思路和框架下,業務發展困難重重,不僅在業務上受到限制,而且互聯網銀行成立之初高調的團隊建設如今也已經變了樣,從中國進出口銀行副行長上離職的曹彤,9月辭去了微眾銀行行長一職;分管同業業務的副行長鄭新林11月份也選擇了離開。高管不斷離職表現出互聯網銀行發展的艱難。
此外,互聯網銀行還有一個很大的限制,就是企業結算不在互聯網上,因為根據現行的法律法規,所有的機關、團體、企事業單位都要在銀行開立結算賬戶,即使是互聯網平臺的資金也要存入銀行,通過銀行體系結算。由此我們相信,未來純互聯網銀行的舉步維艱將與由商業銀行主導的互聯網銀行的順利發展形成鮮明對比。
從百信銀行的成立,可以看出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方向仍將由金融機構主導,接下來將會有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深度介入并主導大部分互聯網金融領域的案例。百信銀行的出現是一個帶有風向標性質的合作案例,前段時間有人宣稱銀行將被互聯網銀行取代的說法在短時間內也不太可能實現,而且銀行也在積極地轉型升級之中,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合作后將會發掘一片全新的成長空間,未來互聯網金融將趨于讓"金融的歸金融,互聯網的歸互聯網"。
互聯網金融如果以自我為中心,將走向滅亡
中信銀行行長李慶萍表示:"百信銀行平臺一定是一個銀行平臺,而不是一個簡單的金融產品銷售渠道。這個平臺里有存、貸、匯、理財、融資等等。與此同時百信銀行將會打通和百度體系內其他互聯網平臺的接口,推出定制化金融服務,百度有齊家網(建材家居業垂直電商),如果客戶在齊家網進行家裝想融資的時候,我們可以提供融資產品"。由此可以看出,此次中信銀行和互聯網巨頭百度的合作將充分發揮各自的優勢,為金融業的綜合化帶來無限的想象空間。
百度是目前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擁有海量的用戶數據、互聯網運營經驗和強大的技術實力,可以根據用戶的屬性、偏好對他們的金融需求進行"畫像",為客戶提供創新型的金融解決方案,借助互聯網平臺的百信銀行在籌集資金方面具有傳統銀行不可比擬的優勢;而中信銀行是中國"第七大商業銀行",有著數量龐大的線下銀行網點,也有著強大的金融風險控制能力,同時還具有豐富的金融產品創新能力以及幾十年來積累的資產管理經驗和高端客戶群體也是互聯網金融平臺急需的,他們之間合作成立銀行是互聯網+銀行的一種新嘗試,也開創了商業銀行綜合化經營的新案例,它預示了互聯網金融如果按照以自我為中心,將難以實現跨越式發展,必須貫通上下游,向著生態化方向演變。
百信銀行直銷銀行的創新模式,有可能成為改變"互聯網+金融",甚至是會改變商業銀行現有格局的探路者。新時代下,互聯網的發展為金融體系注入了新的能量,而原有金融行業也勢必會借且于互聯網浪潮,深度挖掘自有資源推動金融創新,形成全新的金融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