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望于年初掛牌 央行牽頭
日前從多家互聯網金融平臺人士處證實,一直處于組建籌備狀態的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即將于年初完成掛牌,該協會由央行牽頭,并在掛牌后負責互金同業間的信息交流和行業標準制定等事宜。
據21世紀經濟報道1月21日報道,一位接近監管層的互金平臺人士透露,互聯網金融協會的籌建在節奏上與此前十部委下發的《關于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下稱意見)相吻合。而由于2015年初曾上報高層的《意見》被要求慎重重修,因此該協會的籌備掛牌時間表也由原定的2015年推遲至今年年初。
仍處于籌備掛牌狀態的互聯網金融協會或將以更高定位,來對互聯網金融行業實施自律監管。在籌備方案中,該協會與未來或將成立的網貸、眾籌等互金子行業協會不構成沖突,而具體到子行業的監管事宜,仍將由相對應的行業協會承擔。該人士透露,“這個協會的”級別“是比較高的,是從國務院層面定調設立的。”
另外,從多家互金平臺處確認,該協會負責人將大概率由央行原副行長李東榮擔任。資料顯示,李東榮系人行系統老員工,在1984年至2008年期間,其先后在人民銀行廣東分行、外管局擔任要職。
2008年后,李東榮成為人民銀行黨委委員,先后任行長助理、副行長職務,并在去年退休后赴任互聯網金融協會籌建工作領導小組組長一職。
雖然互金行業性的協會即將掛牌,但按《意見》既定的監管思路,互聯網金融中P2P、眾籌、支付等各子行業仍將執行分業監管。而據了解,與互金協會設立并不沖突的是,各子行業也仍將組建相應的協會負責具體事務的備案和監管工作。
“互聯網金融協會這個立意和層級會更高,但在具體的網貸、眾籌上,仍然會有對口的協會出現,這個和互金的掛牌并不沖突。”前述接近監管層的P2P負責人表示,“因為互金涵蓋的內容太寬泛了,所以在具體的監管事宜上,仍需通過子行業協會及背后的監管部門來執行。”
事實上,《意見》此前對互聯網金融各子行業的監管分工是較為明確的,例如眾籌歸屬證監會、P2P歸屬銀監會、支付歸屬央行等。
業內人士認為,在互聯網金融被執行分業監管的情況下,當前部分平臺正在由此前被《意見》所覆蓋的網貸平臺向“互聯網理財”、“互聯網資管”概念轉型,而這將給已經確立的監管模式構成挑戰,而互金協會的設立能否打破這種監管分割,仍然有待時間的校驗。
“現行的分業監管本身也有問題,比如針對全牌照的資管業務沒有建立起統一的監管規則;但現在互聯網金融平臺也在鉆這個空子,把自己打造成互聯網理財、資管平臺,這樣能在一定程度上規避《意見》的劃分和對口部門的管制。”東北地區一位銀監系統人士認為,“現在如果設立互金協會,不知道能不能從更高層面應對金融混業給互聯網金融帶來的新變化。”
不過即將執掌互金協會的李東榮其曾明確表示,互聯網金融的監管思路和手段需要加快實現互聯化,協作化,要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宏觀調控和金融監管的效能,防范互聯網金融新產品,新技術所帶來的風險。
李東榮曾在“第十二屆中國國際金融論壇”的公開講演中表示,近年來出現P2P網絡借貸平臺,個別第三方公司出現倒閉,對社會穩定造成了一定負面影響。我們始終要重視金融風險的防范,實現兩者有機融合。互聯網企業和金融機構要積極探索與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相適應風險管控體系,既要不斷創新,又要堅守法律和監管的權限,保護客戶金融資產的安全。
但在監管傾向上,李東榮似乎也曾表達對新生事物予以“保留觀察”的態度。
其在公開表態中稱,要尊重互聯網時代的特點,對新生事物保留觀察窗口,要注重加強戰略規劃和頂層設計,創造公平有序競爭環境,以創新促發展,以規范防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