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鴻祎亮劍:360的回歸與變革
奇虎360馬上將要迎來自己的十歲生日。掌門人周鴻祎為此準備的,是一份高達百億美元的私有化要約,這也意味著,這個號稱要顛覆BAT的中國互聯網公司將創下中概股私有化規模之最。
如此巨額私有化交易的誘惑力可謂空前,除360董事長周鴻祎和總裁齊向東,360私有化財團成員還高達36人。此前,360投資人、前鼎暉創始合伙人王功權還曾披露了眾多土豪攜巨資找關系爭搶360私有化額度的戲碼。
然而,高額的融資并非沒有代價。為獲得招行等銀行牽頭為360私有化交易提供的34億美元債務融資,周鴻祎甚至將位于北京朝陽酒仙橋路的360總部大樓及360部分股票、商標作為資產進行抵押。
在多數的投資者眼里,奇虎360私有化的誘人之處并不僅是其有望復制巨人網絡借殼世紀游輪的二級市場走勢,更多的目光聚焦在其頗具想象力的業務前景上。
去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奇虎360營收為4.383億美元,同比增長37.9%;凈利潤為8140萬美元,同比增長108%,主營業務高速增長主要得益于搜索和無線業務商業化進程以及移動端業務的增長。
關于360的未來,周鴻祎的想法是,360永遠都是一家安全公司,將從轉向企業、國家安全及布局萬物互聯兩個方面重新定義。不過,作為一個體量日益龐大的企業,單靠CEO個人能力及單打獨斗很難管理這么多業務,周鴻祎已在考慮將旗下部分業務單獨分拆,找到合適的骨干獨立運作。周鴻祎設想中,未來360不僅是個集團,甚至將來的安全業務本身又是一個集團,娛樂業務也是一個集團,游戲業務也是一個集團,在這個集團下面又會出來很多創新的公司。
有分析人士認為,除奇酷未來可能單獨融資和上市外,360企業安全集團也有可能單獨上市。
資本追捧
眼下,360私有化正在緊鑼密鼓進行之中。
去年12月底,奇虎360就宣布,已與投資者聯盟達成最終的私有化協議,前者將以約93億美元的現金收購奇虎360。以交易總額計算,這將是目前為止中概股規模最大的私有化交易。
根據協議,該投資者聯盟計劃以每股普通股51.33美元(相當于每股美國存托股77美元)的現金收購其尚未持有的奇虎全部已發行普通股。
記者查閱奇虎360向SEC披露的材料獲悉,在360私有化完成后,周鴻祎股份將從17.3%提升到22.3%,維持第一大股東地位,而360總裁齊向東股份則由8.1%下降到2.2%,這意味著其在私有化過程中至少將套現5億美元。
大牌如奇虎360,“最大單私有化交易”財團里面,接盤者陣容豪華,不乏各路明星成員。其中,中信國安信息產業將持股4.6%,紅杉懿遠持股4%,深圳市平安置業、泰康人壽保險、陽光人壽保險將分別持股3.7%,招商財富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將持股1.7%,民生加銀基金、太平資產管理、珠江人壽保險分別持股1.1%,此外還有綠地金融、橫店集團的參與。
有意思的是,上述38個財團成員中,持股達11.4%、6.2%的天津欣新盛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天津信心奇緣股權投資合伙企業兩家公司,分別為股權轉換后的第二、第三大股東。而這兩個機構是360的核心管理層和員工成立的投資機構。
記者查詢工商資料獲悉,天津欣新盛法人代表是齊向東,而天津信心奇緣法人董建明則是360的股東。
資料顯示,360私有化的資金來源除了財團成員投入的自有現金之外,還包括招行銀行提供的7年期30億美元貸款和4億美元過橋貸款,其中30億美元貸款主要是靠抵押360總部大樓以及商標等換來的。
在去年底舉辦的中國企業家年會上,周鴻祎就曾透露,360私有化涉及百億美元,有人托關系向360尋求私有化份額,但額度確實很早就分完了。
奇虎360私有化項目主承銷商華泰聯合證券的一份資料披露了360的私有化路線圖:360計劃2015年底確定私有化資金,2016年3月中旬資金全部到位,并完成360私有化下市。此外,360在準備紅籌架構拆回境內,并準備A股借殼上市。360預計在2016年12月末通過A股審批,并在2017年3月完成股權交割交易。不過,對于私有化的進程及相關細節,奇虎360方面人士以“不方便透露”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未來野心
2011年3月份,周鴻祎帶著一份“堅持上市”的心成功登陸紐交所。首日創下27美元的開盤報價,較其發行價14.5美元上漲了86.2%。在過去的這4年中市值一度突破100美元。那時的周鴻祎,享盡赴美上市的無限風光。而在去年6月份,奇虎正式宣布私有化,宣布當天,幾家資本市場以每股普通股51.33美元的現金收購其尚未持有的全部已發行普通股,市值僅是高峰期的一半。
對此,當時的周鴻祎用“估值太低”作了解釋。他曾委屈地在內部信中表示“目前80億美元的市值,并未充分體現360的公司價值”。
去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奇虎360營收為4.383億美元,同比增長37.9%;凈利潤為8140萬美元,同比增長108%。在搜索和無線業務商業化進程持續推動下,該季度360在線廣告同比增長71.6%。彼時,齊向東興奮地強調企業安全業務發展帶來的業績收獲。
截至2015年6月,360 PC端產品和服務的月活躍用戶數達到5.14億,2014年同期該數據為4.96億。PC端的產品和服務在2015年6月的市場滲透率為96.6%。在移動端,使用360手機衛士的智能手機用戶總數在2015年6月達到約7.99億,2014年6月為6.41億,同比增長24.6%。
在SEC文件中,360預測,2015年、2016年、2017年、2018年凈利分別為4.4億美元、4.9億美元、7.6億美元、11億美元,公司維持著穩健的增長,盈利水平向好。
互聯網行業觀察人士洪波向時代周報記者評論道,360的業務一直以來都在國內,肯定是在國內上市會比較好,用戶直接成為投資者,也更能理解360的模式,在A股講的故事,會有更多的響應。對于財務一直在增長的360來說,國內上市更容易獲得高估值。相反,美國市場對360的免費模式不買賬,很難真正了解360,因此其很難維持高的市值。
周鴻祎在發起私有化要約的郵件中透露,以IPO市值1000億元人民幣計,融資規模可達200億元。目前360資產超過200億元,現金超過100億元。分拆上市后,公司現金儲備可達300億元,可以為手機等新興業務輸血。
過去十年,安全、瀏覽器、搜索等部門,曾為360攻城略地打下江山,但目前這些業務步入成熟期,無法維持爆發式增長,未來的瓶頸難以避免。如何實現用戶再突破,360更值得期待的未來又在哪里?
近日的年會上,周鴻祎提出,360永遠都是一家安全公司,要從個人安全走向企業安全、社會安全甚至國家安全。同時,“IOT(萬物互聯)”是360接下來的另一塊業務重點。
周鴻祎表示:“奇酷手機擁有的安全的硬件,加上內置的安全功能將360的安全服務再次從線上拓展到線下,從虛擬拓展到現實感受中。手機和智能硬件將是公司長期移動發展戰略中的重要組成部分。”
而在競爭日趨白熱化的手機領域,奇虎360去年與酷派合資成立的奇酷手機由于樂視的插足而糾紛不斷,后來360以增持股份75%結束三方紛爭。隨后,酷派班底李旺調任360,祝芳浩接任奇酷手機總裁。日前,周鴻祎宣布直接將奇酷和大神兩個品牌全部統一為360手機,進行品牌捆綁,不過定位不同的群體。而一向“我為自己代言”的周鴻祎還首次啟用品牌形象人,邀請熱劇《瑯琊榜》靖王的扮演者王凱正式作為360手機品牌代言人,強烈釋放重整手機河山的信心和決心。
組織變革
值得注意的是,如今十歲的360,已經成長為一個有6000多名員工的企業,很難再像初創企業一樣有足夠的靈活性。360管理層迫在眉睫的問題是,如何在公司架構和管理方面跟上業務發展的節奏。45歲的周鴻祎,不得不開始考慮大企業病等問題。
1月底舉辦的公司內部年會上,周鴻祎透露,將對360部分業務進行單獨拆分,并在公司內部推行鼓勵員工創業計劃。具體內容是,為內部創業實施配套的激勵機制——項目團隊將擁有新公司部分股權,即便最終無法上市,管理層也能回購公司股權。
360內部人士透露,自從去年開始,360就已經開始嘗試把部分業務獨立拆分運營,給予年輕員工和業務骨干獨立操盤的機會。
在公司未來架構及規模上,周鴻祎決心要執行艦隊戰略,把一條大船變成一支艦隊。周鴻祎透露,未來奇虎360不僅是一個集團,下面的安全業務、娛樂、游戲等業務都是一個個小集團,在這個集團下面又會出來很多創新公司。
“我希望未來3—5年里,在360集團下面真正能有幾十家到一百家公司出來,能夠有幾家上市公司出來,在操作方法上,我們也給各位提供了一個無限可以成長的空間?!? 周鴻祎表示,經過妻子的同意,決定把買方團股東給其增發9%股份,連同其個人持有的360股份1個百分點,拿出來尋找合伙人,獎勵成為合伙人的技術骨干、核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