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游領域每年的產值都相當驚人,然而全球手游業者漸漸地達成了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中國的手游大多是一些山寨作品,并且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問題也越來越嚴重。在剛剛開幕的 GDC 2016 大會上,手機游戲研發安全軟件 SEWORKS 事業發展部高管 Mary Min 就展開了一個關于“當你的手游被中國廠商山寨該怎么辦”的話題演講。
Mary Min 在演講中就以最近發生在 Supercell 身上的事例作為切入點,也就是前不久威鋒游戲報道的國內廠商山寨《皇室戰爭(Clash Royale)》的消息,Mary Min 給出了一個經濟方面的數據,山寨版《皇室戰爭》是基于《皇室戰爭》的早期測試版本來進行開發,數值、UI、玩法設計都進行了模仿,而整個開發過程只花了三周時間,開發成本約為 20 萬人民幣,推出之后卻獲得了 180 萬美元的高額回報,并且估計每月營收可以超過 40 萬美元。
Mary Min 并沒有過多地從法律層面來討論山寨游戲,而是讓開發商們盡可能地保護好游戲的源代碼,以及一些機密信息,要知道哪怕區區一張不太清楚的游戲開發圖片都有可能成為山寨者的“獵物”。此外,針對手游領域,很多廠商喜歡率先在加拿大或是新西蘭區測試上架,然后再做進一步的修改后正式推出,這個做法也被 Mary Min 認為是不可取的,Mary Min 的意思很明確,就是 Bug 可以晚點改,但最好全球同步上架,哪怕是測試版,這有利于作品第一時間深植人心,強化原版地位,這個在《小3傳奇》與《2048》事件上就能夠得到很好的印證。
最后 Mary Min 還提到開發商應盡量多與 App Store 和 Google Play 這些平臺進行溝通,保持良好關系,這有助于在關鍵時刻將山寨游戲強制下架,減少不必要的損失。
中國山寨手游的問題已經多次被業界提及,而在 GDC 上這樣赤裸裸地擺上臺面來進行探討還是很少有的,作為中國游戲廠商確實應該感到羞愧。盡管有關部有意加強版權維護提高正版意識,但這些視財如命的中國廠商卻選擇在相關法律得到完善之前,盡可能地通過山寨的方式撈取好處,估計這樣的風氣還要持續相當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