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崇信向耶魯大學捐3千萬美元 紀念其父蔡中曾
3月22上午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耶魯大學法學院日前獲得一筆3000萬美元的捐款,以紀念已故的校友蔡中曾博士,蔡中曾于1957年成為第一個獲得耶魯法學院法學博士學位的臺灣學生。這筆捐款將用于支持耶魯法學院中國中心的持續發展,該中心也將會被命名為蔡中曾中國中心。
捐贈來自于蔡中曾之子,同為耶魯校友的阿里巴巴集團執行副主席蔡崇信。
蔡崇信表示:“父親以他的聰明、智慧和才思敏捷,成為激勵我的榜樣。當年跟隨他的腳步考入耶魯法學院,我感到自豪,又滿懷敬意。在過去二十年,我非常有幸能夠參與到中國經濟和高科技行業的巨大成長中。這些經歷塑造了我,時至今日,我常常希望回饋一家能融匯體現我個人經歷的機構,耶魯法學院中國中心是最好的選擇。這是我紀念父親最有意義的方法。
蔡崇信同時還強調,“該筆捐贈,是對中國的發展,中國不斷提高的國際地位的認可,對耶魯法學院中國中心在中美關系中重要角色的認可。”
耶魯法學院中國中心是一家旨在對中國司法建設做出貢獻,改善中美關系,增加美國對中國了解的獨特機構。最初該中心圍繞法律問題進行研究、同北大、人大、浙大等中國眾多高校和機構開展合作項目,而今,該中心的研究涵蓋了中美關系的各個領域,希望能夠整合相關領域的學術資源,在中美間開展對話與交流,為決策者提供有益建議,推動中美關系沿著良好的軌道發展。
耶魯法學院院長Robert Post表示:“這是耶魯法學院的光輝一刻。我們出色的校友蔡崇信捐贈母校,以紀念他的父親蔡中曾博士,而蔡中曾博士的人生經歷和職業生涯,正是耶魯法學院優秀傳統的典范。蔡崇信的捐贈延續了他父親的傳統,充分體現了蔡氏家族在耶魯法學院歷史中的特殊位置,對此我們非常感謝。蔡中曾中國中心會繼續其在中美交往中的重要工作。”
蔡中曾是浙江湖州人,成長于上海,1948年搬至臺灣,1953年前往耶魯大學,先后獲得耶魯法學碩士和博士學位,回到臺灣后,蔡中曾馬上在臺灣經濟奇跡和融入全球中擔當了先鋒角色。他在政策和法規制定,幫助臺灣經濟崛起的過程中扮演了領導角色。他曾在多個重要政府崗位工作8年,在每個崗位上,蔡中曾都注入了自己的聰明才智,深厚知識,巨大精力和國際視野。
1965年,蔡中曾和他的父親蔡六乘建立了常在律師事務所,這也是臺灣第一家合伙制私人律師事務所,以質量和創新聞名。蔡中曾繼續對臺灣發展做出貢獻,特別是在國際領域,他曾代理多家跨國公司客戶,以吸引外國資本投資臺灣。
隨著他個人事業的成功,蔡中曾也成為了一位慷慨的慈善家,包括在耶魯法學院捐助Myres S. McDougal教席,以紀念他學生時的導師,以及捐助以自己名字命名的蔡中曾講席。
作為家族中的第三代律師,蔡崇信繼續了家庭的法學傳統,1986年,蔡崇信獲得耶魯大學學士學位,其后的1990年,從耶魯大學法學院碩士畢業并加盟紐約的Sullivan&Cromwell律師事務所開始其職業生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