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東集團劉強東開年誓師 “科技+金融”將成不二法門
編者按:雞年春節剛過,電商巨頭京東便大張旗鼓的開始聞“技”起舞。京東集團CEO劉強東在開年大會上,前所未有的重復了三遍對“技術”的推崇,甚至把“技術”作為京東未來12年唯一擁有的東西。種種跡象顯示,在科技之路上,京東正在從慢跑變成加速跑。
盡管已是電商行業的兩大龍頭之一,但在不少人眼中,從中關村柜臺起家且至今利潤率微薄的京東,還是屬于“傻賣力氣的”,并不像某些競爭對手那樣“討巧”。
不過,在業界看來,其實京東早就從所謂的“真傻”變成了“裝傻”,其一直在低調的做著“聰明”的準備,以加速“稱王”的進程。
2月10日,在2017京東集團開年大會上,京東集團CEO劉強東首次公布了“稱王”路線圖。劉強東表示:“2006年我們拿到融資時,行業第一是我們的60倍,到了2012年依然比我們大10倍以上。2016年,在B2C領域我們與第一名的差距已經不到兩倍。按照我們今天的增速,以及我們已經打下的良好商業模式的基礎,我堅信在2021年之前,最快可能到2020年,京東商城將成為中國第一大B2C電商平臺。”
除了宣布電商“稱王”時間表之外,劉強東還透露,京東金融除了現有的金融產品和服務外,未來將會進入證券、征信,總有一天會申請或者控股一個銀行,為用戶提供全金融的服務。此外,正在通過申請牌照或者投資購買的方式進入保險。“到2020年,京東金融將成為一家金融科技公司,這意味著向所有金融機構輸出我們的技術、風控和能力。到那時候,我們相信會有上千家金融機構和京東金融合作,超過百萬家企業會直接或者間接享受京東金融的產品或服務”。
事實上,劉強東對京東金融的期待甚至要高于京東商城,其表示,希望到2020年京東金融能夠進入全球金融科技公司TOP3。
在劉強東看來,不論是電商還是金融,能夠支撐京東這個“野心”只有“技術”。“未來12年,我希望整個集團的營收能夠進入全球500強的TOP10,最關鍵的不只是收入,而是我們的利潤、凈利潤也必須進入TOP10。未來12年我們只有三樣東西,技術!技術!技術!重要的事情說三遍。”
電商業務:
黑科技+正道
作為勞動密集型企業,劉強東對科技的應用首先體現在物流體系。曾幾何時,劉強東遭受著巨大的非議,靠著不斷“加人”的快遞大軍樹立起京東的防火墻,未來,劉強東則要依靠不斷“減人”,樹立其更高的防火墻。
在劉強東的規劃中,無人倉、無人配送站、無人車、無人機等“黑科技”產品將很快成為京東物流體系的主角。“去年我們成立了X事業部和Y事業部,專門儲備技術,今年我們將在北京建立第一個全球真正意義上全無人的倉庫,甚至我們的監控人員都不在現場,監控人員可以遠程,在宿遷,也可以在集團總部大樓,從產品入庫、理貨、上架、出庫、掃描、打包、打印發票、分揀,包括裝車,整個過程沒有人。”
劉強東進一步舉例稱:“隨著大量新技術的應用,交付場景會有無數種。比如,未來你可以根本不需要給我們地址,只要給我們一個位置授權就可以。你可以在北京下訂單,下單后去上海和閨蜜逛街,在逛街路上,無人車可以通過計算找到一個最佳的接貨點,你可能正在吃飯、正在聊天,我們的無人車可以把包裹送給你。這些都會把我們的用戶體驗推到一個全新的高度上。”
在業界看來,劉強東對于這些“黑科技”的大力推動,除了“野心”之外,還有來自“良心”的壓力。
對此,劉強東坦承:“說句實話,每次霧霾來臨的時候,我就會不可避免地想到我們有這么多兄弟在大街上送貨,PM2.5到達500時還在送貨。我一方面感動,另一方面也真的自責。也是因為過去多年這種不安、這種自責,讓我不斷想,為什么不能用機器人頂替人工來做?我們對客戶的承諾不可以停止,產品和服務不可以停止,但我們可以用技術去做到讓兄弟們不僅能過上有尊嚴的日子,還要有更好、更加輕松的工作,對身體沒有任何傷害的工作。這是我下定決心不惜代價要發展技術很重要的原動力。”
不過,隨著科技的加快應用,京東的數萬快遞員們是否面臨著失業危機呢?對此,劉強東表示,“說實在話,社會上會有人因為技術而失業,但我可以保證,京東不會有人因為技術而失業。京東在全國那么多倉庫、那么多機器設備、電氣設備,每天夜里都需要無數人保養、維修,大量無人機要維修,幾百萬輛配送車要維修等,對所有員工只要進行三天到一個季度的培訓就可以勝任,所以大家無需恐懼,技術只會讓我們收獲,讓我們的工作更加美好。”
對此,有不愿具名的分析人士指出,從農村走出來的劉強東,對快遞員等一線員工的感情是很深的,很難想象其因為技術升級而“過河拆橋”。事實上,這些年來京東的利潤微薄,也正是因為劉強東不愿意從一線人員身上“揩油”所致。
劉強東指出:“其實很多人并不知道,大多數勞動密集型企業都不能像京東一樣全員全額足額繳納五險一金。我給大家算一筆小賬,如果按照各地最低工資標準繳納五險一金,每個月公司每人只要補貼一兩百元就可以了。按照10000元繳納五險一金和按照1600元最低工資標準繳納五險一金,二者的支出是五倍之巨。給員工繳納五險一金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情,但能夠為占員工總數70%的藍領兄弟們全額足額繳納五險一金,付出比其它企業多五、六倍的代價,只有我們京東做到了。通過這件小事,我想說的是,過去12年京東為這個社會、為這個國家帶來的最大貢獻,可能并不是我們之前說的用戶體驗、成本、效率,而是我們的‘正道成功’。只有讓無數人相信合法做生意、走正道也可以成功,我們的社會才真正會更好。”
金融業務:
技術致其“生而不同”
對于京東的電商業務而言,技術正在幫助其轉型。而對京東新近發力的金融業務而言,技術則直接決定了其“生而不同”。
“不管是金融還是保險,我們所有的做法都不會跟現在傳統銀行、傳統保險公司一樣,我們所有的產品從第一天開始就是不一樣的,完全是基于技術”。劉強東指出,2016年京東金融有很多質的突破,首先突破的是京東支付,支付總額第一次超過1萬億元。除了支付起步稍微晚了幾年之外,我們其它幾乎所有產品其實都是在行業第一個推出來的,包括京東白條,京保貝、京東眾籌。不僅僅第一個推出來,而且在行業里依然遙遙領先,比如眾籌已經占據50%以上的市場份額。
對于在風控和效率上的技術領先。劉強東舉例表示“京東白條和京保貝,去年有2000億元的交易額,而在這2000億元交易額里面,我們沒有見到任何一個客戶,沒有簽署任何一份所謂合同,沒有任何擔保抵押,沒有任何一個信貸人員,沒有任何一個分支機構,沒有任何一個營業網點,但是我們的壞賬率比傳統金融機構低很多。”
劉強東表示,京東金條去年推出來時,1月份放出來1個億,到了12月份已經達到了220個億,相信今年京東金條能放出超過700億元的貸款額度,這些全都是2000元、3000元、5000元、8000元的借款。說句實話,你貸300萬元、3000萬元出去,收回來其實不難,你如果把一個個3000元的現金借出去,還能收回來并保證很低的壞賬率,那才真正是技術。
值得一提的是,盡管起步較晚的支付業務是京東金融的短板,但京東面對支付寶、微信支付等巨頭時也沒有就此放棄。在京東金融副總裁許凌眼中,支付市場的格局甚至還遠遠未定,其日前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在京東金融內部,我們從來沒有停止過對支付的探索再探索、創新再創新,我們過去三年的核心工作是優化產品,至少把產品打造的跟我們競爭對手差不多甚至要更好的情況下,我們才會去砸這個市場。現在我們覺得我們已具備了這樣一個條件,2017年我們會有很多的動作,將會推動整個支付行業發生質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