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從哪個維度來看,華帝在這一波世界杯營銷中都贏了。
更重要的是,這種經驗難以復制,其它廠商即便在下一屆推出“中國隊不奪冠全額退款”,網友也不見得買單了。
相比之下,知乎、boss直聘和馬蜂窩還在世界杯期間做著腦白金式的廣告。
1
“法國隊奪冠,華帝退全款”,世界杯期間,和那顆球一樣奪人注意力的就是華帝的這場營銷活動了。
作為法國隊的官方贊助商,華帝推出了“冠軍套餐”,承諾如果法國隊奪冠,在6月1日至7月3日期間購買的華帝“冠軍套餐”產品的消費者,能獲得全額退款。從6月起,華帝開始在自媒體、微博、電梯、甚至戶外大批量的投放該廣告,將這場營銷活動的聲勢做到了極致。在決賽之前,法國隊奪冠的可能性逐漸上升,人們對華帝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直到7月16日,法國隊奪冠,華帝宣布啟動退款。
人們對于華帝的關注原因非常簡單——人們難以估計這場營銷到底會給華帝帶來多大的損失?華帝會不會退款?以及退款會不會讓華帝破產?
劇情之緊張和復雜,如同一部持續了20來天的電影。
相比之下,其它廣告商則要不討好多了,在每場比賽之前,三家公司選擇了“腦白金模式”的廣告:
“找工作!直接跟!老板談!”
“旅游之前——為什么要先上馬蜂窩?旅游之前——為什么……”
“你知道嗎?你真的知道嗎?你確定你知道嗎?你真的確定你知道嗎?有問題上知乎。上知乎、問知乎、答知乎、看知乎、搜知乎、刷知乎,有問題,上知乎。”
一位用戶在@馬蜂窩旅游的置頂微博下回復:“恭喜你,你贏了,你們的廣告我們記住了,但是請你相信,我永遠不會用你們的產品。”
“世界杯是非常貴的,15 秒的篇幅非常有限,既然我們選擇了這個寸土寸金的媒介形式,還是希望用更高效的方式來讓新用戶知道知乎是干嘛的”,知乎的此次營銷活動的負責人在接受《好奇心日報》采訪時這樣表示。
給華帝這場營銷帶來更大戲劇性的是華帝股票的大漲大跌。
7 月 16 日開盤后,華帝股份應聲上漲 7.19%。而在法國普遍被看好的背景下,很多人賽前都預測華帝股價會因為法國奪冠大跌。
或許出于對華帝股份即將“退全款”的擔心,在華帝宣傳這個活動之后,華帝股份的股價則應聲大跌,由活動前的20元附近一直跌到了總決賽前的14元左右。
2
決賽之后,一切疑團解開,華帝兌現了他們的承諾,也并沒破產。
據華帝統計,活動期間“奪冠退全款”線下終端零售額預計約為5000萬,線上終端零售額預計約為2900萬。這次活動的退款由經銷商和公司總部公司承擔,線下渠道退款的承擔者是經銷商,線上渠道則是公司總部。
這個7900萬是銷售費用,也就是說算上了毛利潤的,如果去掉毛利這部分,華帝真正成本是小于7900萬人民幣的,華帝也在公告中表示, 如實際發生退款,經銷商承擔的成本只是“奪冠退全款”指定產品的進貨成本和部分促銷費用。加上之前提到的在報紙、微博以及戶外等渠道推廣這場活動的費用,也應該是不會過高。
而且就退款方式而言,華帝可謂是“賣的總是比買的精”,線上通過返平臺購物卡,也就是天貓超市卡、京東E卡、蘇寧禮品卡或者美通卡的方式退款,線下的退款方式也是參差不齊,現金和購物卡齊飛,并不是“退全部錢款”。這樣一來,消費者就只能去對應平臺上繼續消費。 華帝順手還拉動了一波友商的營收。
相比2017年華帝的營銷費用而言,這個7900萬不算高——根據華帝股份 2017 年年報,華帝全年業務宣傳費支出約為 5.66 億元。
圖:華帝2017年財報里的業務宣傳費用
除此之外,經初步統計,活動期間線下渠道總零售額預計約為7億元以上,同比增長20%左右,也就是說因為這場營銷,華帝線下多收了1.4億左右;除了線下渠道,華帝線上渠道總零售額預計約為3億元以上,同比增長30%以上,也就是說線上渠道華帝多收了1億元左右,兩個渠道加起來在2.4億元左右。
而根據2017年華帝的財報毛利率是45.47%,如果按照這個毛利率計算,這場營銷,華帝利潤多出來近億元,除去7900萬元費用,華帝只賺不賠。
相比此次世界杯其它玩家,華帝也是做了一次性價比超高的買賣,《中國稅務報》報道稱,本屆世界杯萬達集團支付的贊助費為1.5億美元(超10億人民幣)。
二級世界杯官方贊助的金額雖據公開消息稱為6800萬美元~1億美元之間。不過,作為此次世界杯官方贊助的蒙牛相關負責人在采訪時提到,5000萬美元拿下世界杯贊助席位;而海信集團也在與子公司的關聯公告中,披露了子公司營銷所支付的部分贊助費為3000萬美元。而三級區域贊助費,據拿下亞洲區域代理權的當代明誠(600136)公告信息,約為2000萬美元左右。
圖:海信集團世界杯的贊助費公告
3
以往大多數營銷都只能在短片中追求故事性,但是華帝自己造了個故事,不能說不是成功。“世界杯是個巨大的流量池,你必須在這個池子里制造出沖突,砸出巨大的水花,只是冒個水泡,無疑是浪費客戶的資源。”《好奇心日報》采訪知乎、馬蜂窩的廣告片制造商葉茂中,他這樣表示。
葉的代表作大家耳熟能詳,“一年逛兩次海瀾之家”、“地球人都知道“、“洗洗更健康”、“關鍵時刻,怎能感冒”、“思想有多遠,我們就能走多遠”……以及黃渤拿著喇叭喊的人人車。
中國的廣告營銷行業固然還非常落后,從海瀾之家到知乎,不進取的不僅僅是廣告人,還有海瀾之家和知乎這樣的采購方。
而美國的故事營銷早已到了另一個階段,超級碗是美國每年最重要的盛會,被人看作美國春晚,廣告的營銷也是一個巔峰時刻。
近年來的慣常做法是出售更長時間的1分鐘廣告,以便品牌能講好一個完整、精彩的故事,在 YouTube 等數字媒體繼續傳播,比如 Always 的 Like a Girl、百威去年的超級碗廣告,這些廣告片,引起了人們廣泛的價值觀討論。
Always是美國一個衛生巾品牌,在2014年超級碗上,這支廣告片邀請了一系列人來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當那個看不見的主持人讓鏡頭前的成年人表演,“像女孩一樣跑步時”,成年人們無論男女都做出了可笑的、扭捏作態的跑步姿勢,而讓主持人讓十來歲的女孩理解這一指令時,她們說應該是盡自己最大的可能去跑得更快。
這個社會對于女性的成見在簡單的問答對話中體現了出來,“你覺得‘like a girl’是一件好事情嗎”,十來歲牙齒還有些缺的小女孩說,“我實際上不知道這是好事還是壞事,但是聽起來像是嘗試去羞辱某些人的”。
這個廣告片傳達的是這個女性用品對于女權主義的遵從,對于社會歧視聲音的反抗表達,對于品牌價值觀的傳遞。
華帝這場營銷固然不算傳遞了什么價值觀,但是有一種中國本土商人的狡猾和聰明,造了一場故事,已經算是成功。
這樣的“造勢”、“搞事”難以復制,但已經給中國互聯網公司提了個醒——傳統公司都比你們更能開動腦筋。
世界杯期間在電視上做腦白金廣告的三家企業恰好是互聯網公司,知乎、boss直聘以及馬蜂窩。
相比美國的傳遞價值觀,廣告片的價值觀還停留在把一句話重復三遍,不是廣告制作者一個人的原罪,這個背后也是采購方,尤其是作為新經濟的互聯網公司在審美和判斷力上的不進取。
中國互聯網經濟雖然發達,但是對于文化進步的貢獻乏善可陳。
都見過劉雯在公交車站為京東拍的廣告大片吧,跟作為“大表姐”的世界排名前列的模特劉雯相比,燈箱里的劉雯真是將中國時尚行業倒推了20年都不止,當然,京東審美的功勞。
要么,你們的審美判斷都進步進步?至少和華帝學學。
如有問題請聯系我們,我們7*24小時竭誠為您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