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股價一年跌四成:真正值得擔憂的是機制與文化
去年3月,百度公司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以102億美元身家列全球富豪榜第86位,這是李彥宏第二次成為福布斯全球富豪榜中的中國首富。
一年過去后,百度股價已跌去30%多。李彥宏身家也相應縮水。如果說個人身家與所謂的財富排名還只是一種虛名,而百度這家公司當前到底面臨著什么樣的處境,則是真實的商業命題,值得分析。
以下是百度股價在過去一年的表現。
前天,百度發布2013年第一財季季報,總營收為人民幣59.69億元(約合9.610億美元),同比增長40.0%;第一財季凈利潤為人民幣20.43億元(約合3.289億美元),同比增長8.5%。由于盈利不及華爾街分析師平均預期,導致其盤后股價下跌近7%。次日,百度股價在納斯達克常規交易中下跌7.32美元,報收于85.02美元,跌幅為7.93%。
無疑,現在是百度近幾年來最壞的時候,問題是,它還會更壞嗎?
福布斯中文版副主編尹生對百度現在面臨的具體壓力進行了分析。其基本結論是:短期壓力仍然很大,但長遠看亦有積極一面。逆境或能激發百度斗志。塞翁失馬,是禍是福,取決于李彥宏管理層與百度團隊如何轉化當下的壓力與困難,是否能做出有利于長遠的決策。百度真正值得擔心的,其實并非業務,而是其應對不確定性的機制與文化。
他的文章具體摘錄如下:
1,奇虎360的沖擊還是非常明顯的,但主要是通過提高其成本來體現,比如其銷售、行政和總務支出同比增長77%,其中主要是促銷造成的——預計在奇虎360達到其目標20%的份額之前,這種壓力還會存在,但那之后兩家公司可能達成某種平衡,從而價格戰會放緩,而從長期來看,傳統搜索市場格局出現大變化的機會幾乎沒有(之前和周鴻祎溝通時他也這樣認為);
2,研發費用大幅增長83%,這實際上是利好消息,這表明公司正加快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的投資,而沒有受制于短期財務壓力,未來我更希望看到研發比例繼續增加。但我的擔心是,該公司在移動互聯網方面的投資沒有投資在正確的領域,集中式的技術研發固然需要,但加快在終端方面的布局也很重要,而在這方面百度可能并不擅長,因此如果它能拿出一些錢進行外部項目投資,也許更好;
3,合并奇藝財報帶來的影響可能會持續一段時間,因為視頻是一個高資本支出的行業,而其高回報時期尚未到來。短期它會繼續通過增加成本和費用來拖累公司盈利表現,但對于百度而言,這樣的“拖累”是百度作為一家大市值公司必須承受之重,它不可能讓所有面向未來的業務在一開始就獲得像搜索那樣的盈利水平。
因此,我的總體判斷是:如果從短期財報表現而言,百度在未來一段時間盈利水平可能還會承受壓力,因為導致盈利下降的因素還不會消失,但從長遠來看,也有積極的一面,首先它會使百度形成公司轉型所必需的危機氛圍和壓力,其次如果李彥宏等管理層能夠承受住壓力,它會使投資者不斷降低預期,這也有助于給公司創造相對較好的決策環境,從而做一些從長遠看更正確的事情。
最后,也不宜對百度轉向移動互聯網時的基礎過度低估。我最關注的是業務之一是它不久前推出的微購,但我不知道它能走多遠,以及公司的預期有多高——過去百度只是一個純粹的流量中介,它并不知道用戶在購物網站等的行為,但如果微購能將用戶的交易等行為納入到百度的數據體系,將有助于彌補百度在交易數據上的短板。另外,百度在地圖領域的積累,也容易增加其在與地理位置相關的領域的遐想。
唯一真正讓人擔心的,也許并非技術、產品、業務等層面的,而是百度有沒有應對目前不確定性環境的機制——移動互聯網和更多領域的機會都具有高度不確定性,而且在方向確定之前,零散會是其基本特點,而百度擅長的是從技術上自上而下解決問題,并不擅長于應付這樣的環境——該公司在電商等很多領域的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缺的并非資源,而是這樣的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