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培芳:運營商聯手OTT 合作共贏將開啟更大藍海
“合作共贏是信息經濟的精髓。”中國信息經濟學會理事長楊培芳,日前在互聯網實驗室發起的“OTT破冰,移動互聯網產業的創新與共贏”研討會表示,在移動互聯網新形勢下,信息經濟正在形成一個新型的生產力時代,運營商和OTT合作將發揮雙方各自優勢,刺激信息消費增長。
信息消費成經濟新增長點
從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現狀來看,信息消費在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中扮演的角色越來越重要,特別是隨著互聯網商業化的加速發展,移動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社交網絡等迅速走紅,信息消費已經成為新一輪消費增長熱點。
“據測算,1-5月份,信息消費的規模已經達到1.38萬億元,同比增長19.8%。應該說,信息消費是一種具有鮮明的時代特征、增長潛力巨大、影響范圍廣泛、拉動作用持久的新型消費形式。”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新聞發言人朱宏任,在日前工信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
朱宏任同時表示,今年上半年我國微信用戶超過4億,拉動移動互聯網流量收入同比增長56.8%,并認為我國信息消費具有巨大發展潛力。楊培芳則指出,移動互聯網時代正在加速形成一個新的信息生產力的時代,新型生產力和傳統生產力最大的區別,在于可以實現合作共贏。運營商可以做基礎平臺,各行各業有各自的平臺,各自發揮優勢,形成三網融合的泛聯網模式,越來越公共化和社會化。
合作共贏將開啟更大藍海
“信息消費主要包括信息產品消費和信息服務消費”。楊培芳先前就曾指出,隨著網絡技術的進步,信息產品將越來越融入信息服務之中,“軟件即服務”、“平臺即服務”、“制造即服務”、“應用即服務”,因此信息消費最重要的是信息服務的消費。而信息服務的重要經濟特征就是共享性,越共享信息量反而越大,基本不受基礎資源約束,經營可持續,消費無界限。
“信息消費的發展需要有良好的硬件平臺和軟件平臺,仍然需要在移動網絡、固定網絡、IT產業、服務人員等方面進一步加大力度發展。”此前有行業人士指出,移動互聯網時代,信息服務的消費空間還待進一步挖掘。
“運營商需要調整思維,將來既不是管道為王,也不是內容為王,更多是各行各業生產服務業的應用為王。電信運營商和OTT陣營,中國聯通和騰訊微信做了很好的破冰,雖然破冰僅僅開始,但可以預見未來將在移動互聯網領域開啟更大的藍海,到時整個網絡將進入一個新型生產力階段。”楊培芳以目前十分火熱的廣東聯通和微信合作舉例表示,目前運營商的優勢是,有品牌形象和安全保障,這主要體現在其網絡穩定性和數據的加密性。以微信為代表的OTT方面則善于從用戶角度看問題,快速反應。兩者結合會有正效應的凸現,將雙方內在資源優勢轉化成經濟優勢或移動生態產業優勢。
以微信與廣東聯通方面合作推出的“微信沃卡”為例,用戶可以從套餐中體驗到廣東聯通方面提供的微信特別服務,又可以從微信產品上享受到運營商的流量優惠。而據微信官方發布數據顯示,通過微信發送語音時,流量為每秒0.9kb至1.2kb;發送1000條文字消息約耗流量1M;每張圖片則耗費50kb到200kb不等的流量。這對很多“微信控”來說,一個月下來等于省下不少流量。
相比較于資本運作繁復的模式,與微信等OTT開展廣泛而深度的業務合作,更符合聯通快捷、務實的作風。這從廣東聯通近兩年來構建的“WO+開放體系”中可見一斑。此次廣東聯通、微信展開合作,將愈加凸顯智能通信管道對于用戶體驗的保障和提升作用。在政府推進信息消費大背景下,雙方合作適逢其時、大行其道,必將創造合作雙方及用戶的三贏格局,也更利于新的移動互聯網良性生態環境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