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寶寶”與“資金閉環”
興業全球基金 朱周良
前一陣子,網上有關余額寶沖擊“國家經濟安全”的口水仗打得高潮迭起,只是在一眾“寶粉”的強力聲援和小川行長表態“不會取締余額寶”之后,這場鬧劇才算是暫告段落。然而,就最近一年來如雨后春筍般冒頭的互聯網貨幣基金產品而言,安全性的課題似乎并未就此畫上句號。
互聯網資金賬戶的安全,早就不是什么新鮮的話題。大約兩三個月前,類似“某某寶被盜刷6萬多元”等惹眼的新聞報道仍不斷出現在公眾視線中。最近全國“兩會”期間,互聯網金融業是代表、委員熱議的話題之一。在圍繞互聯網金融的非議和疑慮中,資金交易安全無疑首當其沖。
提到互聯網資金安全,一個關鍵詞被反復提起——“資金閉環”。顧名思義,所謂閉環就是一個相對封閉的資金流轉系統,能最大可能地規避外部風險因素。
資金閉環的優勢主要體現在哪里呢?舉例來說,為了消費便捷,互聯網寶寶往往對接一個支付賬戶,進而賦予了互聯網寶寶消費和轉賬的功能,然而這樣一來,資金流就并非完全閉合了,而是開啟了“向外流”的缺口。一旦賬號和密碼被竊取,他人就可以輕松地將你的互聯網寶寶賬戶中的錢轉入你的支付賬戶,再轉到他人支付平臺賬戶,甚至直接消費。
在資金閉環角度來講,銀行在資金賬戶安全方面教條般的嚴防死守就成為了優勢,資金劃轉方面安全性更為凸顯。以興業銀行和興全基金最近推出的“掌柜錢包”(對接興全添利寶基金)為例,用戶一次只能選擇一個銀行賬戶與掌柜錢包進行關聯,轉入掌柜錢包的錢從哪張銀行卡來,就回哪張銀行卡去,嚴格遵守同卡進出,最大程度降低了資金被盜的風險。
值得一提的是,一些銀行系寶寶在密碼方面還有額外保護。比如掌柜錢包就設了登錄密碼、支付密碼、銀行卡密碼和手機驗證碼的四重防護。萬一你手機遺失,他人僅憑手機驗證碼無法獲得支付密碼,而是需要“銀行卡密碼+手機驗證碼”才能重置支付密碼,不法分子只能“望機興嘆”。但是,前提是你不能把所有密碼都設為同一個,至少要把銀行卡密碼區分開來。
目前來看,互聯網寶寶和銀行系寶寶各有優勢,前者在便捷性方面更勝一籌,后者則在安全性上暫居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