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央行秘洽互聯網巨頭商討監管問題
記者黎華聯報道 近日除了叫停網絡信用卡和線下掃碼支付外,央行下發《支付機構網絡支付業務管理辦法》、《手機支付業務發展指導意見》草案的消息也讓第三方支付機構捏了一把汗。草案中提到,通過第三方支付機構的個人支付賬戶轉賬單筆不超過1000元,年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個人單筆消費不得超過5000元,月累計不能超過1萬元。
“限額令”因此讓公眾產生“寶寶”理財一年最高只能轉1萬元的擔心,對此,騰訊財付通回應稱,意見稿限制的是第三方賬戶的支付和轉賬額度,用戶在理財通平臺購買的是華夏財富寶基金,申購和贖回都用的是銀行卡,并不屬于第三方賬戶支付和轉賬業務范圍,不受限制影響。
支付寶方面也表示,已經將相關的意見反饋給央行,并且正積極與央行進行溝通中。基于對政策的理解和跟監管部門的溝通,支付寶快捷支付用戶申購和贖回余額寶,現在和未來都不會受到任何影響。
與此同時,近日央行主管的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常務副會長蔡洪波在京表示,待二維碼支付鑒定達標后或可再推廣。
昨日也有消息稱,央行條法司3月17日下午在北京秘密召集阿里、騰訊、百度、宜信等涉及金融的互聯網巨頭,討論互聯網金融監管相關問題。受此影響,昨日支付概念股亦集體走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