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方支付市場達16萬億 移動支付增長超500%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5月28日發布的《中國支付清算行業運行報告(2014)》顯示,2013年,第三方支付市場規模達到16萬億元。當年共處理互聯網支付業務150.01億筆,金額8.96萬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43.47%和30.04%。支付機構共處理移動支付業務37.77億筆,金額1.19萬億元,分別較上年增長78.75%和556.75%。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副秘書長王素珍在報告發布會上表示,我國新興支付業務繼續保持高速發展勢頭,總體來看,互聯網支付市場集中度高,呈現典型的平臺經濟特征;互聯網支付業務向證券、基金、保險等多個行業領域滲透,金融化趨勢明顯。但與此同時,行業對業務創新的風險評估不足,有效平衡支付安全與效率、協調處理好鼓勵創新與規范發展的關系成為新課題。
中國支付清算協會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蔡洪波亦表示,支付向互聯網金融業務領域滲透的趨勢非常明顯,對支付安全性和業務模式以及邊界等方面提出了挑戰。
值得注意的是,我國移動支付業務在近幾年發展迅速。央行5月26日發布的《2014年第一季度支付體系運行總體情況》顯示,第一季度,全國共發生電子支付業務70.67億筆,金額292.8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5.92%和34.60%。其中,網上支付業務63.16億筆,金額287.75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0.31%和33.81%;移動支付業務6.59億筆,金額3.89萬億元,同比分別增長232.20%和255.37%。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向《第一財經日報》表示,移動支付是未來發展趨勢,我國還處于移動支付發展的初期階段,目前達到200%的增長速度是很正常的。這個初期階段還會持續增長,而達到一定規模和某個基數才可能會下跌。
中央財經大學教授郭田勇認為,支付市場應該遵循商業化的導向,引入適當競爭。他舉例表示,中國移動支付發展最好的地方在拉薩,不在北京,不在上海。因為在拉薩,現有的傳統支付銀行做不好,移動支付一下把整個市場占據了。拉薩為什么不是銀行傳統支付所主導的,正是因為商業化的作用。所以,支付市場應當以商業化為導向,允許各類支付機構進入。
王素珍表示,移動支付逐漸成為電子支付發展的新方向。未來,在移動通信4G技術發展和移動互聯網普及應用加速、市場參與主體風險防范水平穩步提升、合作意識和創新理念不斷加強等因素的推動下,移動支付行業將保持快速、穩定和健康的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