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微信重拳打擊朋友圈惡意集贊
6月9日起,微信公眾平臺開始采用技術加人工舉報的方式對集贊行為進行全平臺清理和規范。對于違反微信用戶協議和公眾平臺用戶協議的公眾號,微信出臺了詳細處理機制:累計發現一次集贊行為、封號7天,累計發現二次、封號15天,三次封號30天,均不可提前解封;累計發現四次,永久封號,不可解封。
近來,一些商家利用微信“集贊”,卻屢屢難以兌現承諾,甚至發生詐騙事件,成為網友關注的熱點。這次清理行為,是微信方面作出的重要回應。
“集贊”營銷:消費者利益頻頻受損
隨著微信用戶數量不斷上升,部分企業開展宣傳活動,只要微信用戶將活動內容轉至朋友圈,并獲得一定數量的“贊”,就有禮品或服務贈送,吸引了眾多微信用戶的參與,甚至衍生出“買贊”等有償產業鏈。盡管有的參與者確實受益,但一些商家的不誠信行為也引起了消費者的不滿和投訴。
今年以來,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熱線已接到多起針對微信“集贊”的電話咨詢和投訴。
3月17日,寧夏的余女士反映某干洗店推出“集贊”送洗衣卡的促銷活動,余女士集夠“贊”后到商家處領取時,卻被告知卡片已發完。隨后商家開具了一張補卡證明,但當余女士按電話通知再去取卡時,商家卻稱活動已結束。
根據投訴,“集贊兌獎”中的不誠信行為主要表現為:以活動已結束或獎品已送完為由拒絕兌獎;兌換的禮品內容與承諾不符;兌換的各類服務卡限制多;兌換的禮品質量較差等等。
微信回應:每天收到舉報超2萬次
據介紹,微信此次清理行動,是因為部分商家屢次利用朋友圈“集贊”,甚至出現預付郵費欺詐、騷擾用戶現象。微信方面告訴記者,集贊行為普遍具有以下幾個特點:誘導用戶分享朋友圈,誘導用戶填寫個人信息,個別點贊送禮品活動,還要求用戶先支付郵寄費用,涉嫌變相詐騙行為。
據統計,近期朋友圈中每天約出現5000個點贊鏈接,每天微信會收到超過2萬次的相關舉報,包括集贊活動商家夸大獎勵及虛假營銷、集贊碰到郵寄費用詐騙等等。
微信團隊表示,集贊行為嚴重影響了微信平臺上的熟人社交關系,破壞了朋友圈的生態環境和用戶體驗。微信平臺一直以來都禁止通過集贊等手段進行惡意營銷的行為,對于舉報信息會進行核實,同時通過技術手段設置系統自動報警機制,輔助人工判斷后打擊集贊鏈接。此前發出提醒后,此類行為曾有所減少。
工商提醒:消費者保持理性最重要
寧夏回族自治區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4月初曾表示將對集贊活動中涉嫌虛假宣傳、合同欺詐等違法行為集中整治、依法查處。天津等地相關部門也發出過相關提醒。
據介紹,寧夏工商局曾發布信息,并對典型案例進行曝光。4月以來,沒有再接到相關投訴和咨詢。
“這種行為大多涉及虛假宣傳,但是微信集贊活動幾乎難以取證,而且有時候可能連出處都找不到。”自治區工商局12315指揮中心主任張向東說,“這就導致管理部門監管難、查處難”。
張向東提醒,不僅是在微信朋友圈,隨著手機平臺上各類社交應用軟件的普及,類似的推銷活動只會越來越多,因此最重要的還是需要消費者保持理性。
騰訊互聯網犯罪研究中心秘書長、安全管理部總經理朱勁松接受記者采訪時介紹,當前網購詐騙、社交聊天詐騙、盜取個人信息和資產已形成規模龐大的網絡黑色產業鏈。騰訊年初啟動了打擊網絡黑色產業鏈的雷霆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