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醞釀對電商征稅:C2C一年未繳稅達百億
電商C2C一年未繳稅數百億
《經濟參考報》記者從多渠道獲悉,國家稅務總局正密集調研,并專門成立課題組,研究對電子商務進行有效稅收征管的政策方案。目前我國多家電商企業逐步在華北、華東、西南、華南等區域推行電子發票,并有望于2015年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建立與電子工商登記配套的電子商務稅收征管體系。
在稅務部門和電商企業的共同推動下,作為電商征稅的抓手,電子發票的使用范圍逐漸擴大。京東已經開出約2000萬張電子發票,主要在華北、華東、西南地區推行使用,華南地區電子發票也將于今年8月上線。小米、易迅、東方購物、一號店等多家電商也紛紛上線使用電子發票。但目前電子發票只能在區域內使用,不可在全國范圍內跨區域推廣使用。
國家目前已開展電子發票及電子會計檔案的綜合試點,開具對公可報銷的電子發票,并成功地以電子化方式報銷入賬。“目前,電子工商和電子稅務的試點工作都在往前推進,深圳已經實行電子工商試點,企業注冊不需要紙質的營業執照,一天就能辦出營業執照。”京東集團副總裁蔡磊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采訪時稱:“相關部門需要根據試點情況修訂相對應的會計法、發票管理辦法、電子發票規程,然后就可全面推廣可報銷的電子發票。”
“電子發票實行電子化管理,征收難度和工作量其實是降低了,稅務部門可以實現全部實時監管。”蔡磊表示:“電商賣一件產品,在交易完成之時同時開具電子發票,所有數據會回傳給稅務機關,國稅總局的系統后臺就能收到信息。”
中國電子商務研究中心數據顯示,2013年美國網絡零售額達2620億美元,我國已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網絡交易市場。2013年,我國網絡購物用戶規模達到3.02億人,同比增長了24.7%;我國電子商務交易額突破10萬億元,同比增長26.8%。其中,網絡零售市場交易額規模超過1.85萬億元,同比增長41.2%,占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比重達到7.8%。
蔡磊介紹道,由于許多C2C個體網店沒有工商注冊,無實體店經營,經營數據、收支電子化,分布區域廣,給稅務、工商等“實體化”“屬地化”的監管部門工作帶來巨大挑戰。電子發票可以有效推動電商稅收征管。既能規范電商交易,也能為監管和稅收提供客觀依據,從而促進電子商務的長遠規范發展。事實上,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工商總局、商務部、外匯管理局、海關總署等多部門目前均在研究電子商務發展相關配套課題。據業內人士粗略測算,C2C商家全年未繳稅金數百億元,且部分個人無照通過上網銷售虛假商品,牟取暴利,在逃避稅收的同時,擾亂了正常誠信的市場秩序。一旦電商征稅,首先受到沖擊的就是電商平臺上的自營小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