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TA再生變局 攜程終結獨身猜想
近期,有傳言稱,攜程可能即將告別BAT之外的“X”身份,卸下其一直獨立發展、與BAT不生干系的孤獨盔甲。
線索一:從產品切入牽手百度
6月底,攜程重新對國內城市以出發地為標準進行分級,報道稱是為了更高效地進行營銷資源配置。從字面意義看起來,這則報道并無他意,但細究攜程此次分級所考量的指標,筆者則認為有點意思,報道中提及,此次攜程進行分級,主要考察了三大指標,包括一定收入以上的人口數量、已有攜程客戶數量和百度指數以及與競爭對手百度指數的比值。
細心人不難發現,百度指數一般在營銷圈會作為佐證數據,如“《爸爸去哪兒》第二季正式播出……百度指數更是飆升至307萬,刷新了中國綜藝節目首日網絡播放最高的紀錄……”,卻少見像此次攜程這般以決策數據的身份出現。同時,稍回想一下便知,就在5月14日,百度指數剛剛啟動了售賣創建新詞服務。百度指數終結免費尚未得到用戶更多認可,攜程便站出來以決策數據為其力挺,好基友的意味是否有點不言而喻?
而筆者在關注巴西世界杯的時候,也發現百度和攜程之間的更多線索。如百度瀏覽器在世界杯期間推出了看球專版,并大手筆放出數十萬旅游獎品的抽獎活動,想必你也猜到,贊助如此土豪旅游獎品的不是別人,正是攜程是也。
線索二:從上游切入牽手阿里
說到攜程與阿里的牽手,無數的傳聞似乎聽起來都有模有樣。攜程雖然作為目前OTA市場上最關鍵的一環,在橫向層面通過收購等BAT慣用的模式已經聚集了較好的資源,但橫向層面,現在除了去哪兒,攜程幾乎都有所染指。未來的攜程究竟要攜誰走上更好的旅程,相信這個問題,也是攜程高管的難題。
而對于旅游行業來說,上游供應商的控制與管理,是決定其發展的根本。這對于攜程來說是難題,對于BAT來說,這正是優勢所在。而對阿里來說,目前控股的窮游網一定無法滿足其對OTA市場的想象,因此攜程與阿里的牽手,似乎是水到渠成。
線索三:從金融切入牽手騰訊
早在今年2月,攜程網就已與騰訊達成全面合作,用戶在攜程網PC版進行團購和購買火車票時,可使用微信支付。而近期攜程在金融業務方面動作更多,不管是有返利功能的“攜程寶”還是返利+有增值利益的“程漲寶”,都讓人對攜程的金融夢多了一些猜測。媒體方面也有相關報道提及過,“攜程金融事業部方面坦言,或許其也在為將來拓展互聯網金融業務試水”。
不管是從產品、上游或者金融入手,攜程獨身路終結,對于OTA行業來說,都是一次巨大革新。攜程攜程,只有攜手共程,對用戶和市場才會有更多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