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新聞客戶端開啟閱讀“個性時代”的關鍵?
自11月18日搜狐新聞客戶端5.0版正式上線以來,坊間對它的熱議一直未斷,原因無非有二:
一方面是新版產品相較之前版本的改動十分明顯,不僅在界面風格上有了很大的突破,使整個產品更加簡潔和扁平,而且提供了“智能混合推薦”,“個性頻道”,“語音路況播報”等諸多新功能,尤其是“下拉一下”輕松玩轉個性新聞的操作模式更堪稱新版本的核心優勢。另一方面是張朝陽親自為新版發布發聲:“從PC到移動互聯網,新聞閱讀已經走到‘玩出個性’的時代,這也正是搜狐新聞客戶端5.0版正在做的事情。”
面對來勢洶洶的搜狐新聞客戶端5.0新版,眾多媒體紛紛高度評價,稱搜狐由此開啟了閱讀“個性時代”的大門。那么,是什么給了搜狐和張朝陽高呼“正式開啟閱讀個性時代”的信心?憑什么說“個性頻道”功能才是搜狐新聞客戶端開啟閱讀“個性時代”的關鍵?
“智能混合推薦”是當前“被動個性閱讀”的最佳解決方案
專注移動資訊閱讀的APP數量繁多,但提及新聞推薦模式,卻只有兩種:一是借助有經驗的編輯進行人工推薦,二是借助機器算法進行智能推薦,前者保證了新聞的時效和質量,后者則滿足了用戶的習慣和偏好。然而,正所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兩者各自的優勢也分別正是對方的劣勢。
搜狐新聞客戶端5.0的智能混合推薦策略正是針對這種情況而生的,在4.0版就存在的智能推薦技術的基礎上,5.0新版加入了編輯精選、用戶訂閱兩方面權重,開發出了“混合智能推薦”系統。其目的是借助搜狐擁有的內容資源和新聞編輯團隊優勢,彌補機器算法推薦模式的天然缺陷。在5.0版本中,用戶用手指下拉一下,包括搜狐編輯部精選的新聞報道以及用戶興趣所在的個性新聞就會出現。
目前行業內依據機器算法的推薦模式,由于只能獲取用戶的歷史信息,保證個性的同時,很容易損傷新聞質量和容量。而搜狐新聞客戶端5.0版重點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搜狐新聞客戶端負責人蔡明軍也表示,“搜狐擁有優質、海量的內容資源和專業的新聞編輯團隊,可以在解決新聞質量和容量等方面的問題的同時,將"個性化"發揮到極致。”可以說,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融合了編輯經驗和智能算法的“智能混合推薦”一定是最好的新聞推送機制。
然而,僅僅憑這一功能還無法承載起搜狐新聞客戶端開啟閱讀“個性時代”的豪言。因為智能混合推薦是純被動性的個性閱讀解決方案,其默默運行不打擾用戶的優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造成普通用戶無法感知的缺點,簡而言之就是缺乏存在感。
個性化是搜狐破局同質化市場的矛,同樣也是面對相似競爭對手的盾,然而缺乏存在感就意味著無法對普通用戶強調其產品的差異化,難免會有事倍功半的感覺。當然,搜狐也明顯意識到了這一點,所以才會有“個性頻道”這一功能同時發布。
“個性頻道”是當前最超前的“主動個性閱讀”的解決方案
首先來解釋一下何為“個性頻道”?簡而言之,用戶可以自定義某明星、劇集、事件、產品等為個性頻道標簽,在客戶端頂部的標簽欄呈現,用戶滑動手指即可閱讀,并且可以根據瀏覽次數智能排序。
比如說,你是iphone的粉絲,那么你就可以直接定義“iphone”為你的個性頻道,和傳統的“娛樂”、“財經”、“軍事”等標簽同樣位于頂置的導航流內,所有和小米相關的新聞都會自動匯總進來,供你隨時查看,如下圖。這個功能不僅極大提高了閱讀的精準性,并且讓信息的獲取過程省時省力,可謂一勞永逸,對用戶體驗的提升,尤其是個性化體驗的提升十分明顯。
其實早在2012年,搜狐就率先提出了訂閱模式作為其主動個性閱讀的解決方案,并在幾年的時間里得到了迅速的發展,據了解,目前已經有19000家媒體及自媒體入駐了搜狐新聞客戶端的自媒體平臺,以訂閱刊物模式為搜狐2.5億用戶提供內容服務,堪稱中國最大的移動全媒體平臺。但是這一模式也迅速被競爭對手所復制,包括網易、今日頭條等一系列對手都搭建了自己的媒體入駐平臺,而且也吸引了不少的入駐量。可以說,除了媒體的數量更多更全之外,單從功能服務的層面而言,搜狐并沒有突出的優勢,自然也就難以構成產品間的差異化。
不同的是,“個性頻道”卻是一種全新的體驗,甚至可以說是當前最超前的“主動個性閱讀”的解決方案。相比“智能混合推薦”從底層提供個性服務,“個性頻道”則是從入口角度直接為用戶提供個性服務。試想一下,每個人關注的角度不同,定制的“個性頻道”也就不同,你是金融從業者,你的搜狐新聞客戶端的頻道就可以是“巴菲特、索羅斯、華爾街”,我是互聯網關注者,我的頻道就可以是“馬云、馬化騰、張朝陽、周鴻祎”,完全可以說,這是在不改變當前用戶已經習慣的界面布局的情況下,新聞客戶端類產品能提供的最有存在感的個性閱讀服務方案了。
“主動加被動”方案值得肯定,但仍需解決自身服務及對手模仿等問題
移動資訊閱讀應用市場最大的問題是同質化,在搜狐新聞客戶端5.0版發布之后,其新功能對于市場的攪局作用明顯,但仍然難以迅速打破現狀。在筆者看來,搜狐新聞客戶端的個性化之路并非是一步登天,還需從如下幾個方面努力才能更進一步:
一、急需強化功能服務,提高用戶體驗。以“個性頻道”功能來說,盡管筆者對它推崇備至,但是以目前的程度而言,這個功能還處于逐步完善的過程中,顯然還有很多不足。主要的問題就是現有的定制方式不夠人性化,目前仍以搜狐整理后放出給用戶訂閱的形式為主,在數量上和定制方式上還不能讓每個用戶都感到滿意。如果能夠實現文字輸入后直接定制,或者是憑借瀏覽記錄智能推薦,方能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切實提高用戶體驗。
二、面對競爭對手,如何才能變先機為勝機?不管是“智能混合推薦”還是“個性頻道”,這些功能都讓搜狐新聞客戶端在市場競爭中占了先機,但是如何面對競爭對手的復制則是一大難題。比如搜狐最早提出的訂閱模式就先后被多次復制,甚至已經成了幾大新聞客戶端的標配,“個性頻道”功能雖然有搜狗搜索在背后提供強大的技術支持,但未必就是不可復制的獨家配方,搜狐的創新是否最后會變與競品的共同果實還未可知,而且大有可能。
三、必須提供更多的主動個性設置,讓個性化和差異化變得可見。打破同質化,從底層著手是必須之舉,如提供“智能混合推薦”。然而作為一款面向用戶的應用,必須提供更多的表面之舉,比如提供個性化的皮膚設置,個性化的場景設置,讓每個人的搜狐新聞客戶端從視覺到功能再到內容,在某時在某地做某事,在種種情況下都“與眾不同”才行。簡而言之,我的搜狐新聞客戶端,從外觀,頻道,PUSH信息,推薦內容,不同時間段下的設置,不同地理位置下的設置,都要和另一個人完全不同,讓個性化和差異化變得可見且顯而易見,才能真正讓新聞客戶端的個性化被行業和用戶共同認可,這也是搜狐新聞客戶端未來必須要做的。
相比“智能混合推薦”功能,“個性頻道”對于行業和技術的意義都無法企及,然而,對于普通用戶而言,“個性頻道”卻是5.0新版中最直觀的個性化表現,而對于產品來說,則是將個性閱讀服務“變被動為主動”的關鍵所在,有其獨特的意義,這也正是筆者標題的用意所在。